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,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?
宝爸宝妈们怕是有十万个怎么办要问。
橡皮擦厂家,
创意橡皮擦订制,
义乌橡皮擦厂家在这总结了几个小建议,供家长参考。
1、将自控转变成一种习惯
首先,家长要承认并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,这并不可耻,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是一般人。《积极心理学》中的建议是:对于一般人,一个月能建立一到两个习惯就很不错了。
所以对孩子来说,能在暑假期间形成1-2个好的习惯就已经很奇迹了,千万不要操之过急,想要利用短短的暑假重塑一个孩子各方面的行为。那不仅是不现实的,甚至会适得其反。
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早起晨读,就要通过重复和坚持,把晨读这件事训练并内化成一种习惯,就好像早晨起床后要洗脸刷牙再吃早饭,这都是一个流程化的东西,并不需要多大的自控力就能轻松完成。
2、延迟满足≠压制欲望
延迟满足的结果是让孩子得到他想要的,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。而家长不能以“延迟”为借口遏制孩子的欲望。家长和孩子之间应当建立那种安全感,帮助孩子慢慢形成“相信那些美好的、想实现的事情迟早会发生”的态度。
例如,孩子想要某个新出的小书包,家长不妨有意地鼓励他引导他:如果你能再坚持背一个月旧书包的话,妈妈就给你买这个新的哦!
当然了,延迟实现后,家长要记得要信守承诺给予奖励。
3、学会适当转移注意力
你会发现实验中肯等待的孩子没有一直盯着棉花糖,他们捂住眼睛、玩捉迷藏或是唱歌,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暂时被忘记。转移注意力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,这种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也是自控力强的一种表现。
4、家长以身作则
我们都知道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塑造作用。延迟满足大的言传身教,还是父母,这是孩子能够模仿的重要的东西。
我们不能自己捧着手机刷不停,却要求孩子坐在书桌前刻苦学习一刻不歇;我们不能自己间歇性踌躇满志、持续性地混吃等死,却要求孩子孜孜不倦努力上进、不知疲倦。
想让孩子长成自律的样子,就督促自己规划好工作和生活,为孩子做好榜样吧!
5、给孩子“自控”的机会
在自控力这件事上,家长可以回想一下,在平时的养育过程中,是否足够尊重孩子的需求,是否有意地给予孩子自主的机会。想要孩子有自控力,首先要让他有可控的东西。
当爸妈管得太多,孩子很容易干脆放弃了自我管理。当我们抱怨“我家熊孩子一点都不自律!”的时候,可以先反问一下自己:我们给孩子空间和权利去进行自主地、独立地决定了吗?
想到朋友之前提到的一件事。
以前她带娃去超市的时候,娃总是这也要那也要,看见什么好东西破东西都想往家拿,一开始她哭穷,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,于是就吼他,强硬地拒绝他,结果就是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。
后来朋友突然就明白了,每次说是带孩子去超市,但似乎选择购买什么东西的人总是她和孩子他爹。
于是她跟娃商量了一下,在每次去超市之前和他一起规划一份购物清单,让娃也参与到决策中来,给他一些适当的选择权,并且约定:每次可以买,但只可以买一件不在清单上的东西。
后来他们再去超市的时候就特别顺利,小家伙拖着购物车四处找清单上的东西,一样样郑重地放进购物车,她会夸儿子规划得好,也允许他自主地选择一份额外想要的东西。
所以,当家长忍住自己掌管一切的欲望时,孩子才能得到空隙发展出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逻辑,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自我的价值感。
一个相信自己有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人,才能管理好自己,才能够实现自律。我们可以是孩子的领路人、指引者,却不要妄想成为他的掌舵手,凭一己之力去干涉他的人生。
别忘了少一些苛责,多一些鼓励。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失败,太多人放弃改变,是因为在反复的失败后,被批评和苛责扑灭了内心的火种。所以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,再微小的改变和进步,都值得褒奖。